连窝阻风荅陈太府

支离苦作扁舟客,邂逅欣逢五马贤。 京洛衣冠违伏枕,沧江杨柳共长天。 歌投郢雪元稀和,草傍春池总是玄。 闻道陈蕃偏爱士,可怜风雨榻常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支离:流离,漂泊。
  • 扁舟客:漂泊的旅人,常指诗人自己。
  • 邂逅:不期而遇。
  • 五马贤:借指州郡长官,此处指陈太府。
  • 京洛:指京都洛阳。
  • 衣冠:指缙绅、士大夫。
  • 违伏枕:未能安心休息。
  • 郢(yǐng)雪:指高雅的曲调或诗文。
  • :深奥,不易理解,这里指富有深意。

翻译

我漂泊流离,辛苦地做着这扁舟上的旅客,幸运的是偶然遇到了您这位贤能的长官。 在京都洛阳的士大夫们不能安心休息,而在这沧江边上,杨柳与广阔的天空相连。 我歌唱的像郢地的雪曲一样,原本很少有人应和,池边的春草总是蕴含着深奥的意义。 听说陈蕃特别喜爱有才之士,只可惜那为宾客准备的床榻常常空悬着,无人来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遇到陈太府时所写,表达了诗人的漂泊之苦和对陈太府的敬仰之情。诗的首联写诗人自己的漂泊之态,以及与陈太府的相遇之喜。颔联通过对比京都士大夫的不安与沧江杨柳的自在,暗示了官场的纷扰和自然的宁静。颈联中,诗人以郢雪自比,表明自己的才华和高雅,却知音难觅,同时以春草的玄意象征世事的深奥。尾联则用陈蕃的典故,赞美陈太府爱才,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人才难得赏识的无奈。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也有对世间人才命运的思考。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