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少白还越

岁暮离尊歌大刀,王孙去路总萧骚。 城隅夕照摇青鬓,马首寒云落布袍。 天入西陵愁过雁,年来东海忆连鳌。 中原朋旧元同调,何事朱弦祇自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代盛酒器具。
  • 萧骚:萧条凄凉。
  • (yú):角落。
  • 青鬓:乌黑的头发。
  • 布袍:粗布袍子。
  • 西陵:泛指西湖一带。
  • (áo):传说中的海中大龟或大鳖。在诗中可能借指宏大的志向或抱负。

翻译

年终时分,对着酒杯唱起激昂的歌曲,公子您的前行之路总是充满萧条凄凉之感。城角的夕阳余晖映照着那乌黑的头发,马头前寒冷的云朵落在那粗布袍子上。天空进入西陵一带,忧愁的大雁飞过,近年来在东海之畔,回忆着那宏大的志向。中原的朋友原本是志同道合的,为何您现在却独自抚弄着琴弦呢?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岁暮时分的情景和友人离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意象如“岁暮”“离尊”“萧骚”“夕照”“寒云”等,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烘托出离别的忧伤。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年来东海忆连鳌”,暗示着友人曾经的抱负和理想,与现在的离别和孤独形成对比,更增添了一种失落感。最后一句“何事朱弦祇自操”,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独自前行的担忧和疑问,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