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佐邑:辅佐县邑,这里指担任县邑的副职。读音:(zuǒ yì)
- 宰邑:县令。读音:(zǎi yì)
- 咏南风:相传舜作《南风歌》,这里表示施行仁政。
- 岩穴:山洞,指隐居之处。读音:(yán xué)
- 消沈:同“消沉”,指埋没。读音:(xiāo chén)
- 野老:村野老人。
- 儒宫:学宫。
- 仙舟:船的美称,这里指代赴京的船只。
- 朝天:朝见天子。
- 棠阴:棠树的树荫,常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读音:(táng yīn)
翻译
担任县邑副职和做县令其实是一样的,一旦在公堂上就应该施行仁政、关爱百姓。在这十年里,曾在隐居之处消沉埋没,如今治理的县邑内百里之地都充满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询问当地风俗时更想着去请教村野老人,亲近贤能之人也频繁前往学宫。赴京的船只忽然传来消息说要启程朝见天子去了,等到归来之日,那惠政如棠树的树荫一般,会让道路都充满浓荫。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蓝仁为送崇邑判簿刘宗文朝京而作。诗的首联表达了无论是担任县邑副职还是县令,都应以施行仁政为职责。颔联描述了刘宗文过去的经历以及他在治理县邑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使得当地百姓生活安乐。颈联体现了刘宗文在治理过程中注重了解当地风俗、亲近贤能和关心教育。尾联则写刘宗文乘船赴京,诗人期待他归来后能继续推行惠政。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通过对刘宗文的赞扬,表达了对贤能官员的期望和对美好治理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