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居贞

· 蓝仁
十年三上乞閒居,又说鸣驺向草庐。 尧代巢由终有托,汉廷严马欲何如。 苍生久待东山起,素业能忘谷口锄。 复有长林新构在,一堂风月五车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居:亦作“闲居”,指避人独居。
  • 鸣驺(zōu):古代随从显贵出行并传呼喝道的骑卒。有时借指显贵。
  • 尧代巢由:尧帝时代的巢父和许由,两人都是古代的隐士。巢父,传说中的高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人,上古时代的高尚清节之士。
  • 汉廷严马:汉代的严助和司马相如,这里以严助和司马相如代指有才华的人。严助,西汉辞赋家。本姓庄,后人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为严。会稽吴(今苏州)人,主要活动于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人,西汉辞赋家,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
  • 苍生:指百姓。
  • 东山:这里指隐居之地。
  • 素业:清白的操守,这里指未出仕前的学业。
  • 谷口锄:指隐居生活。谷口,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传说汉代郑子真曾在此隐居躬耕。
  • 长林:高大的树林。
  • 风月: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翻译

十年里多次上书请求过闲适的独居生活,现在又听说显贵之人来到我的草庐。尧帝时代的巢父和许由最终有了归隐的寄托之地,汉代的严助和司马相如又能怎么样呢?百姓长久地等待着您从隐居之地出山,您那未出仕前的操守和学业能够忘记在谷口的隐居耕种生活吗?又有高大树林中新建的屋舍在,在这屋里可享受清风明月,还藏有五车的书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郑居贞时所作。诗的首联写郑居贞多次请求闲居,却又被人关注,“十年三上乞閒居”表现出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而“鸣驺向草庐”则暗示了他的不凡。颔联通过尧代巢由的典故,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以汉廷严马作对比,思考出仕与隐逸的关系。颈联则表达了百姓对郑居贞的期待,以及对他能否保持初心的担忧。尾联描绘了郑居贞新居的美好,有长林、风月和丰富的书籍,表现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用典恰当,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又蕴含了对人生选择和理想追求的思考。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