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谷受之京

· 谢榛
几度秋花君未归,风尘无倦鬓丝稀。 邺城日久频弹剑,燕地寒多早授衣。 兵甲愁中生事薄,江湖梦里旧交违。 逢人自说黄山胜,却忆松萝静掩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邺城:古地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河南省安阳市北。(邺,yè)
  • 燕地:指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西南部一带,战国时为燕国地。
  • 弹剑:用冯谖弹铗(jiá)的典故,表达希望得到赏识和重用的心情。
  • 授衣:制备寒衣。

翻译

几次秋花都已开过你还未归来,在风尘中久未疲倦但两鬓发丝已稀。 在邺城日子久了常常像冯谖一样弹剑而歌,燕地寒冷大多时候早早就要准备寒衣。 战乱让人愁苦,生活艰难,在江湖梦中旧时的朋友也渐渐疏远。 遇到他人便自己说起黄山的美景,却又回忆起松萝那安静掩着门扉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汪谷的思念和关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世事的感慨。诗的首联通过描写秋花已落而友人未归,以及自己在风尘中渐生的疲惫和衰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颔联中用“弹剑”的典故和燕地早寒需授衣的情景,表现出友人在外地的境遇和心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担忧。颈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苦难和对旧交疏远的无奈。尾联中诗人提到黄山胜景,看似轻松,实则是通过回忆松萝那宁静的地方,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