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

· 谢榛
老去翻多惜子孙,朝来且复问鸡豚。 杖藜何处堪频往,诗草经年秪半存。 白发懒梳书在手,青苔不扫客过门。 閒云肯为山人住,好对西窗浊酒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藜(zhàng lí):拄着藜杖。藜,一种草本植物,茎坚硬,可做拐杖。
  • (zhī):同“只”。

翻译

年纪大了反而更加珍惜子孙,早晨起来暂且又去询问鸡和猪的情况。拄着藜杖不知道哪里能够常常前往,诗稿经过一年只保存了一半。白发懒得梳理,书拿在手中,青苔没有清扫,有客人登门。悠闲的云朵愿意为山中人停留,正好对着西窗举起浊酒酒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诗的开头两句,“老去翻多惜子孙,朝来且复问鸡豚”,表现了诗人对子孙的关爱和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体现了他对家庭的重视。“杖藜何处堪频往,诗草经年秪半存”,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杖藜无处可去,诗稿也只剩下一半,有一种淡淡的忧伤。“白发懒梳书在手,青苔不扫客过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慵懒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世俗事务的超脱。最后两句“閒云肯为山人住,好对西窗浊酒樽”,以闲云为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下能够享受闲适时光的满足。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清幽,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