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何治象梁公济登会仙山

· 谢榛
野菊迎霜犹自开,漫乘幽兴一追陪。 谈玄更欲寻瑶草,举白聊须坐石苔。 落日半山松掩映,閒云满地鹤徘徊。 仙人去后馀风景,知有千年我辈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迎霜:冒着霜寒而开。
  • :随意,不受拘束。
  • 幽兴:幽雅的兴味。
  • 谈玄:谈论玄理,指探讨幽深微妙的哲理。
  • 瑶草:传说中的仙草,这里指美好神奇的植物。
  • 举白:举杯饮酒,这里的“白”指酒杯中盛的酒。
  • 閒云:亦作“闲云”,悠然飘浮的云。

翻译

野菊花迎着霜寒依旧自行开放,我们随意地带着幽雅的兴味一同来追寻陪伴这美景。 谈论深奥的哲理更想去寻觅美好的仙草,举起酒杯暂且需要坐在石头苔藓上。 落日在半山上,松树相互掩映,悠然飘浮的云彩满地,仙鹤在空中徘徊。 仙人离去之后只留下这美好的风景,知道有千年来像我们这样的人到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会仙山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野菊迎霜开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自然的美好。诗人与友人谈玄寻草、举酒畅饮,体现了他们的高雅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对落日、松山、闲云、仙鹤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增添了会仙山的仙境之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的追思和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也暗示了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短暂与渺小,但同时也表现出人类对美好事物的传承和延续。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富有哲理和情趣。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