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范方伯尧卿

· 谢榛
别后星霜远寄声,滇南何意念狂生。 千山不隔三秋梦,片月高悬万里情。 江海战馀仍走檄,渔樵业废半知兵。 秣陵形胜劳长望,自古艰虞好著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星霜:星辰一年一周转,霜每年遇寒而降,因以星霜指年岁、岁月。(“星”读音:xīng)
  • 滇南:云南的代称。
  • 狂生:作者自谦之词。
  • 走檄:紧急发送文书。(“檄”读音:xí)
  • 艰虞:艰难忧患。(“虞”读音:yú)

翻译

分别之后岁月流逝,我从远方寄来问候之声,在云南的您为何还挂念着我这个狂妄之人。 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我们三秋的梦境,高悬的那片明月寄托着万里的情谊。 江海战乱之后仍旧紧急发送文书,渔夫樵夫的劳作荒废了,大半的人都了解军事了。 秣陵的形胜之地令人长久远望,自古以来艰难忧患之地容易出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范方伯尧卿的,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世事的感慨。首联通过“别后星霜”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体现出对方对自己的挂念,“滇南”和“狂生”则点明了双方的位置和作者的自谦。颔联以“千山”“三秋梦”和“片月”“万里情”,极言距离之远和情谊之深,意境优美。颈联描述了战后的社会状况,“江海战馀仍走檄”反映了战争虽息,但文书往来依旧频繁,“渔樵业废半知兵”则表现出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人们的正常劳作荒废,许多人不得不了解军事。尾联提到秣陵的形胜,以及自古以来艰难忧患之地容易出名,蕴含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友情、战争和地理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世事的关注。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