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茧雪和贫士七首

严霜百草枯,落叶相因依。 倦雀翔故林,凄然动夕晖。 扶摇非不矗,胡为作卑飞。 我思在韩水,惆怅未能满。 夫何楮上虫,食仙不食饥。 崎岖圣贤内,日暮风多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严霜:严寒的霜。
  • 因依:依靠,依存。
  • 倦雀:疲倦的鸟雀。
  • 翔故林:飞回原来的树林。
  • 凄然:凄凉悲伤的样子。
  • 夕晖:夕阳的余晖。
  • 扶摇:盘旋而上的暴风,这里比喻高远的志向。
  • (chù):直立,高耸。
  • 卑飞:低飞。
  • 韩水:诗中所提到的一个地方,具体所指不详。
  • (chǔ):一种树,树皮可以造纸。
  • 食仙不食饥:意为关注神仙般的事物而不关心饥饿的人。

翻译

严寒的霜降临,百草都枯萎了,落叶相互依存。疲倦的鸟雀飞回原来的树林,在夕阳的余晖中凄凉地飞翔。高远的志向并非不能树立,为何却要选择低飞呢?我思念着韩水那个地方,心中惆怅难以满足。那楮树上的虫子,关心神仙般的事物却不关心饥饿的人。在坎坷的圣贤之道中,日暮时分风多悲戚。

赏析

这首诗以严霜下百草枯、倦雀归林等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悲哀的氛围。诗人借扶摇非不矗却胡为作卑飞,表达了对高远志向无法实现的无奈和困惑。同时,通过夫何楮上虫,食仙不食饥,对一些只关注虚无用事而不关心民生疾苦的现象进行了批判。诗中还提到对韩水的思念以及在圣贤之道中的坎坷,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无奈和悲戚的情感。整首诗意境深沉,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谢元汴

谢元汴,至肇庆谒桂王,复授兵科给事中。次年,奉命募兵平远。桂王西奔不返,遂奉母隐居丰顺大田泥塘。乱定,还居潮州郡城。母卒,披缁入台湾,不知所终。有《烬言》、《放言》、《霜崖集》、《霜山草堂诗集》、《和陶》、《霜吟》诸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九有传。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