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柬方晦叔两江

· 谢榛
端居何思远,名士亦心劳。 巨笔凌班史,秋怀得楚骚。 窗虚清桂露,庭迥急松涛。 诗草人争写,三齐纸价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居:平常居处,这里指闲居。
  • 巨笔:大手笔,指写作才华高超。
  • :超越。
  • 班史:指班固所著的《汉书》,这里泛指史书。
  • 楚骚:指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 (jiǒng):远。

翻译

闲居在家却为何思绪飘向远方呢,名士内心也是会感到劳累的。 有着超越班固史书的写作才华,在秋日里心怀如同楚辞般的情感。 窗户敞开,清新的桂花香露飘入,庭院远处,急促的松涛声传来。 他的诗稿人们争相抄写,在三齐之地纸的价格都因此升高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方晦叔这位名士的形象和他的文学才华。诗的开篇表达了即使闲居,名士的内心也并不平静,可能会有各种思绪和情感。接下来,通过“巨笔凌班史,秋怀得楚骚”赞美了方晦叔的文学造诣,认为他的写作才华高超,其秋日的情怀如楚辞般深沉丰富。“窗虚清桂露,庭迥急松涛”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也映衬出主人公的心境。最后两句“诗草人争写,三齐纸价高”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方晦叔的诗稿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和追捧,从侧面反映出他的诗才之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人物和环境的描绘,展现了方晦叔的文学魅力和影响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