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席上呈兼善伯寿

· 蓝仁
九日欢游处处同,微躯僵坐似枯松。 强开桑落招诗社,倦插茱萸到病翁。 张子思归心漫苦,刘郎题咏意先慵。 瓦盆到手俱?醉,天道无知伯道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落:古代美酒名。(“落”读音:luò)
  • 茱萸(zhū yú):一种香草,古时人们在重阳节有插茱萸的习俗。
  • ?:此处可能存在文字缺失或模糊,无法准确注释和翻译。

翻译

重阳节到处都在欢乐地游玩,然而我这微贱的身躯却僵硬地坐着,好似干枯的松树。勉强打开桑落美酒,想要召集诗社聚会,疲倦地为病中的老人插上茱萸。张子思归之心充满了愁苦,刘郎题诗吟咏的兴致也先变得慵懒。瓦盆里的酒拿到手都饮个大醉,只叹天道无知,好人却命运穷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他人的欢乐游赏和自己身体的不适、心情的苦闷,表达了一种世事无常、命运多舛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微躯僵坐似枯松”“倦插茱萸到病翁”,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疲惫和病弱状态。“张子思归心漫苦,刘郎题咏意先慵”则通过张子和刘郎的例子,进一步烘托出愁苦和慵懒的氛围。最后一句“瓦盆到手俱?醉,天道无知伯道穷”,表达了诗人对天道不公的不满和无奈,只能借酒消愁。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苍凉,反映了诗人在特定节日里的复杂心情。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