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简汝实祐吉席上诸公

· 蓝仁
两处芳筵共一朝,病躯不动愧相招。 已知博士推名饮,又说监河善醉谣。 冠弁巍峨容自肃,觥筹交错兴初饶。 巷南巷北休辞远,绛蜡铜盘彻夜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芳筵(fāng yán):美好的筵席。 病躯(bìng qū):患病的身体。 博士:此处指善于饮酒的人。 监河:典故名,出自《庄子·外物》,后借指慷慨助人之典,在这里指善于评价和谈论饮酒之事的人。 冠弁(guān biàn):帽子和古代礼帽的通称,这里指穿戴整齐。 觥筹交错(gōng chóu jiāo cuò):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在一起饮酒的热闹情景。 绛蜡(jiàng là):红色的蜡烛。 铜盘:指烛台。

翻译

两处美好的筵席在同一天举行,我这患病的身躯不能行动,对各位的相邀感到惭愧。已知有擅长饮酒的人被推崇,又听说有善于谈论饮酒之事的人。大家穿戴整齐,神情严肃而庄重,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兴致刚开始就很浓厚。巷子南边和巷子北边的人不要嫌路远,红色的蜡烛和铜制的烛台会彻夜燃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热闹的宴会场景。诗的首联表达了诗人因患病不能参加宴会的遗憾和愧疚之情。颔联通过“博士”和“监河”的典故,表现出宴会上众人对饮酒的热爱和善于品评。颈联描写了宴会上人们的仪态和热闹的氛围,大家穿戴整齐,饮酒作乐,兴致高昂。尾联则强调了宴会的持久性,蜡烛和烛台会彻夜燃烧,暗示着宴会的欢乐将持续下去。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欢快,通过对宴会的描写,展现出了人们的欢乐和融洽。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