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林信夫

· 蓝仁
一官江北佐鸣弦,消息时因过客传。 不信阮生悲失路,自甘陶令赋归田。 榕窗茶熟烟栖屋,荔浦帆归月在船。 忆昔过门惭二仲,苍苍风景旧山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弦:指弹奏弦乐器,这里代指治理政事。
  • 阮生:指阮籍,他常驾车外出,走到路不通时就痛哭而返,后用以借指令人悲哀的末路。(阮:ruǎn)
  • 陶令:指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田园。
  • 榕窗:种有榕树的窗户。
  • 荔浦:地名,多种植荔枝。
  • 二仲:指汉代的羊仲、裘仲,是隐士。

翻译

我在江北担任一个辅佐治理政事的小官,消息时常通过过往的行人传递。不相信自己会像阮籍那样因走投无路而悲伤,甘愿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田园。在种有榕树的窗边煮茶,烟雾缭绕着房屋;从荔浦乘船归来,明月映照在船上。回忆往昔拜访您时,我为自己不如羊仲、裘仲这两位隐士而感到惭愧,那苍茫的风景依旧是旧时的山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场生涯的一种态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交代自己的官职和消息的传递方式,显得有些平淡。颔联通过阮籍和陶渊明的典故,表明自己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选择,体现出一种对官场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渴望。颈联描绘了两幅宁静美好的画面,榕窗茶熟和荔浦帆归,给人以闲适之感。尾联回忆过去拜访友人时的情景,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羡慕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用典自然,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蓝仁

元明间福建崇安人,字静之。元末与弟蓝仁智俱往武夷师杜本,受四明任士林诗法,遂弃科举,专意为诗。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入明,例徙凤阳,居琅邪数月,放归,以寿终。其诗和平雅澹。有《蓝山集》。 ► 5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