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趋庭:原意是孔鲤接受父亲孔子的教诲,后泛指接受父亲的教诲,读音为(qū tíng)。
- 重闱:旧称父母或祖父母。(chóng wéi)
- 戏綵:指老莱子着彩衣娱乐双亲之事,后用作孝养长辈之典。(xì cǎi)
- 凤穴:凤凰的居处,比喻文才荟萃的地方。
- 朝旭:初升的太阳。(zhāo xù)
- 九曲:多形容道路崎岖。
- 鱼歌:渔人唱的民歌小调。
翻译
徐仲圭的家中传承着诗书正气,在乡里都被称赞为贤德的后辈。他不远千里去接受父亲的教诲,这趟行程秋意如水般清凉。父母身边充满欢乐,穿着彩衣娱乐双亲的日子如同过年一般幸福。天台这个文才荟萃之地迎来了初升的太阳,弯曲的道路上傍晚时分响起了渔人唱的民歌小调,升起暮烟。两地都能传来平安的消息,夜晚的灯花数度闪耀,照着人们安心入眠。
赏析
这首诗是蓝仁为徐仲圭回黄岩而作,诗中表达了对徐仲圭的赞美和祝福。首联夸赞徐仲圭家有诗书正气,本人也备受乡邑称赞。颔联描述了徐仲圭千里趋庭接受教诲以及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情景,体现了他的孝心和对亲情的重视。颈联通过描写天台的美景和民间的歌声,展现出一种祥和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对两地平安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灯花数夜照人眠这一景象,更是给人以安宁、温馨的感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传达了对家庭、亲情和美好生活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