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歌二首

· 谢榛
南楚旌旗合,黄尘走百官。 天王重巡幸,民物识艰难。 驰道春风动,行宫夜月寒。 万年垂拱意,歌颂入长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楚:古地区名,泛指楚国故地,在今湖南、湖北一带。
  • 旌旗(jīng qí):旗帜的总称。
  • 天王:指帝王。
  • 巡幸:旧时帝王巡视各地。
  • 驰道:古代供帝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 行宫:古代京城以外供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 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理事务,多用以称颂帝王无为而治。

翻译

在南楚之地,旗帜聚合,黄色的尘土中百官奔走。帝王重视此次南巡,百姓和万物也因此知晓世事的艰难。驰道上春风吹动,帝王出行时居住的宫室在夜间月色下透着寒意。帝王有着无为而治的心意,希望歌颂之声传入长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帝王南巡的情景。首联通过“旌旗合”和“黄尘走百官”的描写,展现出南巡的盛大场面和威严气势。颔联则强调了帝王南巡的意义,让民众了解到世事的艰难。颈联通过对驰道春风和行宫夜月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别样的氛围,既有生机又有清冷之感。尾联表达了对帝王无为而治的期望以及对天下太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南巡场景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期望。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