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艳阳桃李节

艳阳桃李节,桃李竞春风。芳菲各自媚,窈窕在墙东。 东家女儿年二八,眼爱芳菲向人发。新妆巧抹不解羞,摘得好花插云发。 美人摘花花莫嗔,好花颜色如美人。能共美人好颜色,何如枝上虚经春。 君不见暮春天春风恶,昔为春风开,今为春风落。 春风一夜吹参差,千红万紫踏成泥。树老尚有开花日,花落再无还树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艳阳:明媚的阳光,这里指春光灿烂的时节。(yàn yáng)
  • 桃李节:桃李开花的时节。
  • 芳菲:花草的芳香和艳丽。(fāng fēi)
  • 窈窕: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yǎo tiǎo)
  • 二八:十六岁。
  • :生气,发怒。(chēn)

翻译

在春光灿烂、桃李花开的时节,桃树李树在春风中竞相绽放。花朵各自展现出自己的美丽芬芳,在墙东那片地方姿态婀娜。 东家有个十六岁的女儿,她的眼神喜爱那芳香艳丽的花朵,向人传递着喜爱之情。她精心梳妆打扮,毫不羞涩,摘下好看的花朵插在如云的发髻上。 美人摘花,花啊请不要生气,美丽的花就如同美人一般。能和美人一样拥有美好容颜,总好过在枝头徒然地度过春天。 您难道没有看到暮春时节春风变得恶劣吗?昔日花朵为春风而盛开,如今却被春风吹落。 春风在一夜之间吹得树枝参差不齐,千红万紫的花朵被践踏成泥。树木老去尚且还有开花的时候,可花朵凋落之后就再也无法回到树上了。

赏析

这首诗以桃李花开的时节为背景,描绘了桃李的美丽、少女的青春以及春风中花开花落的情景。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写桃李在春风中争艳,以及少女摘花的情景,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美好,同时也暗示了青春的美好和短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暮春时节春风的恶劣以及花朵的凋零,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好事物难以长久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用花的命运来比喻人的命运,告诫人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