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比部子韶决狱江南

· 谢榛
西曹持汉律,南使发吴吟。 落月严城早,寒蝉别思深。 九秋行肃杀,万木动萧森。 帆下石头夕,云连扬子阴。 榜人偏利涉,词客重登临。 为爱陆机赋,悠悠千古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曹:刑部的别称。(“曹”读音:cáo)
  • 持汉律:掌握汉代的律法,这里指按照律法办事。
  • 南使:到南方去的使者。
  • 吴吟:吴地的吟唱,这里指南方的诗歌或音乐。(“吟”读音:yín)
  • 严城:戒备森严的城池。
  • 寒蝉:深秋的蝉,常用来表达悲秋、离别等情感。(“蝉”读音:chán)
  • 九秋:指秋天。
  • 肃杀:形容秋冬季节草木凋零、寒气逼人的景象。
  • 万木:众多的树木。
  • 萧森:草木凋零衰败的样子。
  • 石头:指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头”读音:tóu)
  • 扬子:指扬子江,长江在今仪征、扬州一带的别称。
  • 榜人:船夫。(“榜”读音:bàng)
  • 利涉:顺利渡河。
  • 词客:擅长诗文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翻译

刑部官员依据汉代的律法,南方的使者吟着吴地的诗歌出发。月亮早早落下,戒备森严的城池显得格外清冷,寒蝉的鸣叫蕴含着深深的离别之思。秋天到来,万物呈现出一片肃杀之象,众多树木凋零衰败。傍晚时分船帆驶向石头城,云朵连接着扬子江的北岸。船夫们利于渡河,文人墨客重视再次登临。因为喜爱陆机的赋作,心中悠悠地怀着千古以来的文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陆比部子韶去江南决狱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萧瑟的氛围。诗中用“落月”“寒蝉”“九秋”“万木”等词语,表现出秋天的肃杀和悲凉,暗示了离别之情和任务的严肃性。同时,“帆下石头夕,云连扬子阴”描绘了行程中的景象,增添了画面感。最后提到对陆机赋的喜爱,表达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从侧面反映出作者的文人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将情感与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