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上分赋得竹深留客处

篱落千竿玉,潇湘五月秋。 不堪兼鹤驭,祇合过羊裘。 袂拂霜花净,杯承水荇浮。 清吟忻对此,那在辖俱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篱落:篱笆。
  • 竿:这里指竹子。(“竿”读音为“gān”)
  • :形容竹子的青翠如玉。
  • 潇湘:原指湖南境内的潇水和湘水,此处借指幽深的竹林景象。(“潇”读音为“xiāo”,“湘”读音为“xiāng”)
  • :能够,可以。
  • :同时具有。
  • 鹤驭:指仙人的车驾,借喻贵客。
  • (zhǐ):同“只”,仅仅。
  • :适宜。
  • 羊裘:用羊皮做的衣服,代指隐士的服装,这里指隐士。
  • (mèi):衣袖。
  • (xìng):一种水生植物。
  • 清吟:清雅的吟唱。
  • (xīn):喜悦,高兴。
  • (xiá):车轴两端的键,这里指车。

翻译

篱笆旁有千竿翠竹,如同潇湘之地的五月秋景。这里不能够同时接待贵客与仙人,只适合隐士前来。衣袖拂去霜花般的尘埃,杯子里承载着漂浮的水荇。在此处高兴地清雅吟唱,哪里还在意是否有车前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竹林场景。首联通过“篱落千竿玉”写出了竹林的青翠茂密,“潇湘五月秋”则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氛围。颔联表达了这个地方不适合繁华与高贵,而更适合隐士的特质。颈联描写了诗人的动作和环境,展现出一种清净的情境。尾联则强调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清吟的愉悦,不在乎外界的热闹与繁华。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幽静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清雅生活的追求。

谢与思

谢与思,字见齐,一字方壶。番禺人。明神宗万历八年(一五八〇)进士。官诸暨知县,寻调大田,为蜚语所中,贬秩。筑小楼于郊坰以隐居。卒年三十二。有《抱膝居存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一有传。 ► 2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