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述二首

鹖冠凋敝亦何求,蓬累那堪忆壮游。 函谷风烟存赵璧,中原星斗散吴钩。 淮阴自乏资身策,越石今为绕指柔。 莫讶唾壶频击碎,秋风骥老不胜愁。
拼音

所属合集

#七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鹖冠(hé guān):古代一种用鹖羽装饰的帽子,常指武士或隐士的帽子。
  • 凋敝:衰败,破败。
  • 蓬累: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比喻漂泊不定。
  • 函谷:古代关隘名,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西南,是古代中原通往西北的重要通道。
  • 赵璧:指赵国的宝玉,这里比喻珍贵之物。
  •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
  • 吴钩:古代吴地产的一种弯刀,常用来泛指兵器。
  • 淮阴:地名,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这里指代韩信,因其曾被封为淮阴侯。
  • 资身策:维持生计的策略或方法。
  • 越石:指越王勾践的宝剑,这里比喻坚强的意志。
  • 绕指柔:形容非常柔软,可以绕在手指上,比喻意志软弱。
  • 唾壶:古代用来吐痰的小壶。
  • 击碎:这里比喻情绪激动,用力敲打。
  • 骥老:老马,比喻年老的英雄或才士。

翻译

我这破旧的鹖冠还有什么可求的呢,像蓬草一样漂泊的生活又怎能回忆起昔日的壮游。函谷关的风烟中还存留着赵国的宝玉,中原的星斗下散落着吴国的弯刀。淮阴侯韩信自己也没有维持生计的策略,越王勾践的宝剑如今也变得柔软如绕指。不要惊讶我频频敲碎唾壶,秋风中的老马已承受不住这许多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壮游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感慨。诗中运用了多个典故和比喻,如“鹖冠凋敝”、“蓬累”、“赵璧”、“吴钩”等,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与无奈。末句“莫讶唾壶频击碎,秋风骥老不胜愁”更是以老马自喻,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深切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