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游诗十八首捧檄偶然作
经国有大计,不外兵食足。
输挽类用兵,所贵在神速。
王程固有严,胄弁何为督。
娈童好如花,楼船大于屋。
行乐江以南,赫奕朱为毂。
盛夏方渡淮,黄河变平陆。
粒米乃狼戾,度支更约束。
简命旬宣臣,临水建牙纛。
八月造舟楫,十月运新榖。
哺乳百姓亲,挟纩三军燠。
况乃抱远略,道海通山谷。
廷议旌行能,玺书动盈幅。
伟哉转漕功,不使萧何独。
跅弛门下士,勉驾盐车轴。
期毋负知己,良友时相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捧檄:古代官员出行时,手捧檄文,表示有重要使命。
- 经国:治理国家。
- 输挽:运输和挽留,这里指运输粮食。
- 王程:指朝廷的命令或行程。
- 胄弁:指武官。
- 娈童:美貌的少年。
- 赫奕:显赫,光彩照人。
- 毂:车轮的中心部分,代指车辆。
- 狼戾:浪费,滥用。
- 度支:财政部门。
- 简命:选拔任命。
- 旬宣:巡视宣布。
- 牙纛:古代军旗的一种。
- 造舟楫:制造船只。
- 挟纩:携带棉衣。
- 燠:温暖。
- 远略:远大的策略。
- 旌:表彰。
- 玺书:皇帝的诏书。
- 转漕:转运粮食。
- 跅弛:放纵不羁。
- 盐车轴:比喻重要的职位或任务。
- 勖:勉励。
翻译
治理国家的重要事务,离不开充足的兵力和粮食。运输粮食就像用兵一样,关键在于快速。朝廷的命令固然严格,但武官们为何要亲自监督呢?美貌的少年如同花朵,楼船比房屋还要大。在江南行乐,车辆显赫,光彩照人。盛夏时节刚过淮河,黄河已经变成平坦的陆地。粮食被浪费,财政部门更加严格约束。选拔任命的巡视官员,在水边竖起军旗。八月制造船只,十月运输新谷。像哺乳百姓一样亲近,携带棉衣使三军感到温暖。更何况还有远大的策略,通过海路和山谷沟通。朝廷表彰其行能,皇帝的诏书动辄满幅。伟大的转运粮食的功绩,不让萧何独享。放纵不羁的门下士,勉力驾驶重要的职位。期望不辜负知己,良友时常相勉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官员张元凯在北游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国家大事的深刻理解和对运输粮食重要性的强调,展现了其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诗中,“输挽类用兵,所贵在神速”一句,既体现了对军事运输效率的重视,也隐含了对国家安全的关切。后文通过对江南行乐、黄河变迁等景象的描绘,进一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国家的繁荣与变迁。结尾处,诗人以“转漕功”自勉,表达了对国家贡献的自豪和对未来的期望,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