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子念新斋二首

野服都裁芰,儒宫半艺兰。 莺花春有约,鸡黍晚留欢。 种药乘膏雨,栽松伴岁寒。 绝怜俱老大,萧索竹皮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饮子:指朋友。
  • 新斋:新居。
  • 野服:指平民的服装。
  • (jì):一种水生植物,即菱角。
  • 儒宫:指学宫,即学校。
  • 鸡黍:指简单的饭菜,这里代表朴素的款待。
  • 膏雨:及时雨。
  • 岁寒:指冬季,也比喻困境。
  • 萧索:形容景象凄凉。
  • 竹皮冠:用竹皮制作的帽子,古代隐士常戴。

翻译

我穿着用菱角叶裁制的平民服装,学宫里一半的地方种着兰花。 春天里莺花盛开,我们约定了相聚的时刻,晚上留下欢声笑语,共享简单的饭菜。 趁着及时雨,我种植了药材,又栽下了松树,以抵御即将到来的寒冬。 我们都已年老,景象显得有些凄凉,戴着竹皮冠,彼此相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其朋友在新居中的生活情景,通过“野服”、“儒宫”、“鸡黍”等词语,展现了他们简朴而雅致的生活方式。诗中“种药乘膏雨,栽松伴岁寒”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顺应与利用,也隐喻了面对困境的坚韧与乐观。结尾的“绝怜俱老大,萧索竹皮冠”则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