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公录文见寄

· 张羽
空堂燕坐一灯悬,僧腊多应倍俗年。 老去已除行脚债,悟来不说定心禅。 千花礼遍诸天降,半偈都将万法传。 每愧尘劳烦见问,同乡兼恐更同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僧腊:僧尼受戒后的年岁。
  • 行脚债:指出家修行者为了求法而四处游历的债务,这里指已完成此任务。
  • 定心禅:指禅定,即通过冥想达到心灵平静的状态。
  • 千花礼:比喻广泛地礼拜。
  • 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众神。
  • 半偈:指佛教经典中的简短诗句,通常包含深刻的教义。
  • 万法:指世间万物及其变化规律。
  • 尘劳:指世俗的烦恼和劳苦。
  • 同缘:指有共同的经历或缘分。

翻译

空荡的房间里独自坐着,一盏灯悬在空中,我这僧人的年纪应该比俗世中的年岁要长一倍。 年老之后,我已经完成了四处求法的任务,领悟了真理,却不再谈论禅定的境界。 我广泛地礼拜,仿佛千花盛开,诸天神明纷纷降临,我用半句偈语就能传达万法的真谛。 每次都感到惭愧,因为世俗的烦恼总是被人问及,同乡之间,更担心有着相同的缘分和经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作为一位僧人,对于修行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于世俗的淡然态度。诗中,“老去已除行脚债,悟来不说定心禅”展现了诗人对修行道路的坚定与超脱,不再执着于形式上的禅定,而是追求内心的领悟。末句“同乡兼恐更同缘”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与同乡有着相似命运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与世俗的深刻思考。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