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礼部王尚书本中二十韵
孤竹先贤国,三槐故相庭。
恭惟我文肃,藉甚古仪型。
金掌新卿月,银槎旧客星。
青箱传远大,綵笔动精灵。
右掖何清切,中朝重委令。
判题花粲粲,啸咏竹泠泠。
宗伯司周典,尚书管汉庭。
地华人更妙,名盛德惟馨。
斗运天喉舌,云飞雪羽翎。
趋朝群騕袅,开宴万娉婷。
舞艳围珠袖,歌长簇锦屏。
橐荷元映紫,简竹要垂青。
知贡春题榜,焚香昼锁厅。
为公植桃李,报国蓄参苓。
丹扆更新诏,苍生望永宁。
芝泥看凤下,薇阁待鸾停。
傅说升调鼎,匡衡奏引经。
即应清海岱,还复禅云亭。
自哂依清樾,犹惭泛梗萍。
卑飞惟短翅,终愿附青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孤竹:古代地名,指孤竹国,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 三槐:古代传说中的三棵槐树,象征高官显贵。
- 文肃:对王本中的尊称,意为文雅严肃。
- 金掌:指朝廷中的高级官职。
- 银槎:指银制的酒杯,也用来比喻高贵的身份。
- 青箱:指书箱,比喻学识渊博。
- 綵笔:五彩的笔,比喻文采飞扬。
- 右掖:指朝廷中的右部,即高级官员的办公区域。
- 中朝:指朝廷中央。
- 斗运:指北斗星的运行,比喻重要的职位。
- 騕袅:音yǎo niǎo,指骏马。
- 娉婷:音pīng tíng,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橐荷:指书包,比喻学问。
- 简竹:指古代的竹简,比喻文书或学问。
- 丹扆:指皇帝的屏风,比喻皇帝的身边。
- 傅说:指古代贤臣傅说,比喻贤能之士。
- 匡衡:指古代贤臣匡衡,比喻贤能之士。
- 海岱:指海和泰山,比喻国家的边疆。
- 云亭:指高耸入云的亭子,比喻高远的志向。
- 清樾:指清静的树荫。
- 泛梗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翻译
孤竹国是先贤的故乡,三棵槐树象征着故相的庭院。我恭敬地称颂文肃王本中,他的名声和典范在古代就已经非常显著。他担任朝廷中的高级官职,如同新月悬挂金掌之上,又如旧时的客星闪耀银槎之间。他的学识渊博如同青箱中的书籍,文采飞扬如同五彩的笔触。在朝廷的右部,他的地位清高而切近,中央朝廷也极为重视他的才能。他评判题目时,文字如同灿烂的花朵,吟咏时,声音如同清脆的竹声。他掌管周朝的典籍,管理汉朝的朝廷。他的才华和名声都非常高妙,品德高尚,名声远扬。他的职位如同北斗星的运行,重要无比,他的文采如同飞雪中的羽翎。他进朝时,如同群马中的骏马,开宴时,如同众多美丽的女子围绕。舞蹈美丽,围绕着珍珠般的袖子,歌声悠长,围绕着锦绣的屏风。他的学问如同紫色的橐荷,文书如同青色的简竹。他在春天为贡生题写榜文,白天在厅堂焚香。他为公众种植桃李,为国家储备参苓。皇帝的屏风上更新了诏令,百姓期待永久的安宁。他期待着凤凰的降临,期待着鸾鸟的停留。他像傅说一样被提拔,像匡衡一样奏引经典。他应该能够清平海岱,还能够禅让云亭。我自己嘲笑自己依附于清静的树荫,仍然惭愧于漂泊不定的生活。我只有短小的翅膀,但最终愿意附着于高远的天空。
赏析
这首作品是对王本中的赞美和祝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王本中的才华、品德和地位。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和比喻,如“金掌”、“银槎”、“青箱”、“綵笔”等,来描绘王本中的高贵和才华。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王本中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繁荣。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王本中的敬仰之情。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
张以宁的其他作品
- 《 题吴恭清茂轩 》 —— [ 明 ] 张以宁
- 《 环翠楼为危子绎作 》 —— [ 明 ] 张以宁
- 《 祭酒江先生见和再次前韵 》 —— [ 明 ] 张以宁
- 《 荅张约中见问 》 —— [ 明 ] 张以宁
- 《 戏作杭州歌 其一 》 —— [ 明 ] 张以宁
- 《 赠安南善书阮生生名太冲为予书春秋春王正月考及安南行稿予喜其楷法遒美更其字曰用和而诗以赠之 》 —— [ 明 ] 张以宁
- 《 广东省郎观子毅翩翩佳公子也读书能诗甚闲于礼以省命辅予安南之行雅相敬礼予暂留龙江君与士良典簿先造其国正辞严色大张吾军今子毅北辙而予南辕家贫旅久复送将归深有不释然者口占绝句四首以赠诗不暇工情见乎辞云尔 》 —— [ 明 ] 张以宁
- 《 题绿绕青来卷 》 —— [ 明 ] 张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