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僧真弘

游方之外久离群,海上仙山若可分。 支遁寒暄许玄度,汤休卧起鲍参军。 厌随乞食排朱户,每共乘杯弄紫云。 欲了无生何处是,天台松月白纷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游方之外:指超脱尘世,游于方外之地。
  • 离群:离开人群,指隐居或修行。
  • 海上仙山:传说中位于海上的仙境山峰,如蓬莱、方丈等。
  • 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以清谈著称。
  • 许玄度: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与支遁有交往。
  • 汤休:可能指汤惠休,南朝宋时期的僧人,以诗文著称。
  • 鲍参军: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鲍照,曾任参军。
  • 乞食:指僧人托钵乞食。
  • 乘杯:乘船。
  • 无生: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 天台:指天台山,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
  • 松月:松树与月光,常用来形容清幽的景致。

翻译

我已久离尘世,游于方外之地, 海上的仙山仿佛触手可及。 支遁与许玄度寒暄,汤休与鲍参军共卧起, 我厌倦了跟随乞食的行列,排着队进入朱门大户, 更喜欢乘船玩弄紫色的云彩。 想要了悟无生的境界,何处是归宿? 天台山上,松树与月光交相辉映,白茫茫一片。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仙境的憧憬。诗中通过“游方之外”、“海上仙山”等意象,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清幽脱俗的境界。同时,诗人借用历史上的高僧与文人交往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超脱生活的羡慕。最后,诗人以天台山的松月之景,寄托了对无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超脱的情怀。

张元凯

明苏州吴县人,字左虞。少习《毛诗》。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工诗,有《伐檀斋集》。 ► 9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