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忠祠诗次韵淮阴方太守诸葛武侯

· 张羽
驱驰曾喜出南阳,鱼水犹怀聚一堂。 拜表宫中无故主,坠星原上漫垂杨。 三年后死功须定,百务劳生敌解量。 莫恨马曹终窃据,荆徐不得失云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驱驰:奔走效力。
  • 鱼水:比喻关系亲密无间,如鱼得水。
  • 拜表:上奏章。
  • 故主:旧时的君主。
  • 坠星原:传说中诸葛亮去世的地方。
  • 垂杨:垂柳,这里指诸葛亮去世的地方的景色。
  • 后死:指在诸葛亮之后去世的人。
  • 劳生:辛劳的生活。
  • 敌解量:敌人的力量可以衡量。
  • 马曹:指马超,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 窃据:非法占据。
  • 荆徐:荆州和徐州,三国时期的两个重要地区。
  • 云长:关羽的字,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翻译

曾经欢喜地奔走出南阳,如同鱼水般亲密地聚集一堂。 在宫中上奏章时已无旧时的君主,坠星原上只有垂柳漫无目的地飘扬。 三年后去世的人功绩必须被确认,辛劳的生活中敌人的力量可以衡量。 不要怨恨马超最终非法占据,荆州和徐州不可失去关羽。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诸葛亮的怀念,展现了对其功绩和忠诚的赞颂。诗中“驱驰曾喜出南阳”和“鱼水犹怀聚一堂”描绘了诸葛亮与刘备的亲密关系和共同奋斗的场景。后句通过“拜表宫中无故主”和“坠星原上漫垂杨”表达了对诸葛亮去世后的哀思。结尾的“莫恨马曹终窃据,荆徐不得失云长”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强调了关羽在荆徐地区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