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用见示述怀之作因次韵

· 张羽
青山晚爱携筇往,华发秋怜览镜知。 江上浮鸥驯自好,尘中驱马去何之。 閒寻谢墅围棋侣,病隔梁园授简期。 坎止流行看更定,岂因时态学悲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ióng):一种竹子,可做手杖。
  • 华发:白发。
  • 览镜:照镜子。
  • 浮鸥:水面上飞翔的鸥鸟。
  • :温顺,这里指鸥鸟不畏人。
  • 尘中:尘世之中。
  • 驱马:骑马。
  • 谢墅:指谢安的别墅,这里泛指文人雅士的居所。
  • 围棋侣:下棋的伙伴。
  • 梁园:指梁孝王的园林,这里泛指文人聚集的地方。
  • 授简期:指文人相聚赋诗的约定。
  • 坎止流行:指人生的起伏变化。
  • 悲丝:指因时世变迁而产生的悲伤。

翻译

傍晚时分,我喜爱带着手杖前往青山,秋天的白发在镜中显得格外醒目。江上的鸥鸟自在地飞翔,它们温顺而美好,而我却在尘世中骑马不知去向何方。我闲暇时寻找谢墅中下棋的伙伴,却因病错过了梁园中赋诗的聚会。人生起伏变化,我看着这一切逐渐安定下来,难道要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学会悲伤吗?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起伏和时世变迁的感慨。诗中,“青山晚爱携筇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华发秋怜览镜知”则透露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后两句通过对江上鸥鸟与尘世驱马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的渴望。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认识,以及不愿因时世变迁而沉溺于悲伤的豁达态度。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