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 张羽
白葛为巾不裹头,兰亭会里最风流。 老来忘却观鹅癖,只爱山人许远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葛:白色的葛布,一种质地轻薄的布料。
  • 兰亭会:指东晋时期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文人雅集,著名的《兰亭序》即为此会所作。
  • 观鹅癖:指王羲之喜爱观赏鹅,据说他曾因观鹅而忘却公务。
  • 山人:隐士,这里指陶潜。

翻译

他头戴白葛巾,不裹头, 在兰亭的聚会中最为风流。 年老后忘记了观赏鹅的癖好, 只喜欢与隐士陶潜一同远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王羲之晚年生活的片段,通过对比他年轻时的风流和年老后的心境变化,展现了人物性格的深度和生活的变迁。诗中“白葛为巾不裹头”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了王羲之不拘小节的个性。而“兰亭会里最风流”则回忆了他年轻时的风采。后两句“老来忘却观鹅癖,只爱山人许远游”则表达了他晚年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与陶潜这样的隐士交往的乐趣,体现了王羲之晚年的心境转变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