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坡歌为丁彦亨作
昆崙月窟西坡陀,太古有雪高嵯峨。金天爽气几万里,下压雪外之蓬娑。
乾坤何处著清致,只有珠湖明月扬清波。丁君胸次有如此,相逢索我题雪坡。
我歌不工奈君何,何时一舸夜相过。阆风玄圃渺倒景,琼林玉树交寒柯。
题诗呼起雪堂老,置酒酌之金叵罗。然后蹑积石,俯黄河,直骑白凤青冥表,共听瑶池黄竹歌。
看君散此太古雪,下与草木回春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昆崙(lún):即昆仑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月窟:传说中月亮上的洞穴。
- 西坡陀:西边的斜坡。
- 太古:远古时代。
- 高嵯峨(cuó é):形容山势高峻。
- 金天:指秋天。
- 爽气:清新的空气。
- 蓬娑(péng suō):形容风吹草动的声音。
- 乾坤:天地。
- 清致:清雅的景致。
- 珠湖:美丽的湖泊。
- 明月扬清波:明亮的月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 丁君:指丁彦亨,诗中的主人公。
- 阆风(làng fēng):传说中的仙境。
- 玄圃:神话中的仙境。
- 倒景:倒映的景象。
- 琼林玉树:形容仙境中的树木。
- 交寒柯:交错的寒冷树枝。
- 雪堂老:指苏轼,因其曾居雪堂。
- 金叵罗(jīn pǒ luó):一种酒杯。
- 蹑积石(niè jī shí):踏着积石。
- 俯黄河:俯视黄河。
- 白凤:神话中的白色凤凰。
- 青冥表:青天之上。
-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
- 黄竹歌:传说中的仙乐。
- 草木回春和:草木恢复春天的生机。
翻译
昆仑山的西坡,月窟之旁,太古时代就有高耸的雪山。秋天的清新空气覆盖了几万里,压在雪外的蓬娑之上。 天地间何处能有这样的清雅景致?只有珠湖上的明月,波光粼粼。丁彦亨心中有这样的景象,相遇时向我索要题诗。 我虽然不擅长歌唱,但又能如何呢?何时我们能一起乘船夜游。阆风和玄圃的倒影,琼林玉树交错的寒枝。 题诗召唤起雪堂的苏轼,用金叵罗酒杯共饮。然后踏着积石,俯视黄河,骑着白凤飞上青天,共同聆听瑶池的黄竹歌。 看你如何散去这太古的雪,让草木恢复春天的生机。
赏析
这首作品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昆仑山的雪景和秋天的清新空气,通过对比天地间的清雅景致与珠湖明月的宁静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丁彦亨的形象与苏轼的雪堂相映成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最后,诗人以骑白凤、听仙乐的幻想,寄托了对自然和谐与春天生机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