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曲同唐括子宽赋
洗衣女郎足如雪,寒波晓浸鸦头袜。
笑移纤笋整缃裙,素腕微鸣玉条脱。
罗衣泪粉痕斑斑,欲洗未洗沈吟间。
波寒恐洗郎思去,不洗复恐傍人看。
红颜娟娟照清泚,秖惜芳年驶如水。
西风梦冷鸳鸯起,露滴红香藕花死。
洗衣洗衣复洗衣,小姑嗔妾归去迟。
小姑十二方娇痴,此恨他年汝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鸦头袜:古代女子穿的一种袜子,袜头分叉,形似鸦嘴。
- 缃裙:浅黄色的裙子。
- 玉条脱:玉制的手镯。
- 斑斑:形容泪痕点点。
- 沈吟:即沉吟,犹豫不决的样子。
- 娟娟: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 清泚:清澈的水。
- 驶如水:形容时间流逝得快,像水一样。
- 娇痴:天真可爱而不解世事。
翻译
洗衣的女郎脚白如雪,清晨的寒波浸湿了她的鸦头袜。她笑着整理纤细的笋尖般的脚趾,穿上浅黄色的裙子,手腕上微微响着玉制的手镯。罗衣上泪痕斑斑,她犹豫着是否要洗去这些痕迹。水波寒冷,她害怕洗去这些痕迹会让情郎的思念随之而去,但不洗又怕旁人看见。她的美丽姿态映照在清澈的水中,只是可惜美好的年华像水一样流逝。西风中梦醒,鸳鸯惊起,露水滴落,红色的香藕花凋谢。洗衣,洗衣,再洗衣,小姑子责怪她回家太晚。小姑子才十二岁,天真可爱,不懂得这些情感,将来她自己会明白这种遗憾。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洗衣女郎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郎的美丽和纯洁,同时也透露出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年华流逝的无奈。诗中的“洗衣”动作反复出现,既是女郎的日常劳作,也象征着她对情感的洗刷和保留的矛盾心理。结尾处对小姑子的描写,增添了一抹温馨和未来的期待,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
张以宁的其他作品
- 《 次李左司明举看田朱家垈韵 》 —— [ 明 ] 张以宁
- 《 予少年磊隗负气诵稼轩辛先生郁孤台旧赋菩萨蛮尝慨然流涕岁庚辰过铅山先生神道前有诗云云见南归纪行稿后会赣州黄教授请赋郁孤台诗复作近体八句亡其旧稿因念功名制于数定材杰例与时乖自昔不遇若先生者盖亦多矣然犹惜其未能知时审已恬于静退几以斜阳烟柳之词陷于种豆南山之祸今二十九年矣舟过是台细雨闭蓬静坐忽忆旧诗因录于此见百念灰冷衰老甚矣云 》 —— [ 明 ] 张以宁
- 《 次韵李明举御史贡院诗 》 —— [ 明 ] 张以宁
- 《 万安邑令冯仲文家全椒与予旧识鲍仲华提举有瓜葛之好倾盖情亲恋恋有故人意君渡江旧人有惠政得民心 》 —— [ 明 ] 张以宁
- 《 题松石图 》 —— [ 明 ] 张以宁
- 《 扬州 》 —— [ 明 ] 张以宁
- 《 次韵夜宿双清亭 》 —— [ 明 ] 张以宁
- 《 二十七日晚到万安县县令冯仲文来问劳翌日登岸观故宋贾相秋壑所居故址左城隍祠右社稷坛中为龙溪书院其后二乔木郁然云贾相生于此书院旧甚盛田多于邑学今归之官独旧屋前后二间中存先圣燕居像左四公木主徘徊久之当宋季年君臣将相皆非气运方兴者敌襄樊无策可救江左人材眇然无可为者譬之奕者不胜其偶无局不败是时有识者为崔菊坡叶西麓无已则为文山李肯斋可也而痴顽已甚贪冒富贵国亡家丧为千载骂笑而刻舟求剑者乃区区议其琐琐之陈迹悲夫因赋二绝如罪其羁留信使之类皆欲加之罪之辞也 》 —— [ 明 ] 张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