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日本僧云山千里图

天东日出天西入,万里虬鳞散原隰。 日东之僧度海来,袖里江山云气湿。 愿乘云气朝帝乡,大千世界观毫芒。 却骑黄鹄过三岛,别后扶桑枝叶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虬鳞(qiú lín):比喻树木的枝干。
  • 原隰(yuán xí):原野。
  • 大千世界:佛教用语,指宇宙。
  • 毫芒:极微小的东西。
  • 扶桑:神话中的树木,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翻译

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万里的树木枝干遍布原野。来自东方的僧人跨海而来,袖中藏着江山的云雾,湿润了气息。他愿乘着云雾去朝拜天帝的居所,观察宇宙间的微小事物。然后骑着黄鹄飞过三座仙岛,离别后,扶桑树的枝叶已显老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来自东方的僧人,他带着神秘的气息,跨海而来,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虬鳞散原隰”、“江山云气湿”,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阔与神秘。通过“愿乘云气朝帝乡”和“却骑黄鹄过三岛”的想象,表达了僧人对超越尘世的向往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