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关水吟

闽关之水来陇头,排山下与闽溪流。 闽溪送客东南走,直到嵩溪始分手。 客居溪上云几重,乌啼月出门前松。 天风吹云数千里,飘飖直度长江水。 清淮浩荡连黄河,碧树满地黄云多。 梦中长记关山路,陇水潺湲似人语。 觉来有书不得将,海潮不上嵩溪阳。 平原春晚生芳草,杜鹃声里令人老。 行人归来动十年,潺湲陇水声依然。 安得湘弦写呜咽,弹作相思寄明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闽关:指福建与江西交界处的关隘。
  • 陇头:指陇山,位于今甘肃省东部。
  • 嵩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位于福建。
  • 乌啼:乌鸦叫声。
  • 飘飖:飘扬、飘荡。
  • 清淮:指淮河。
  • 浩荡:水势浩大。
  • 碧树:绿树。
  • 潺湲:水流声。
  • 呜咽:哭泣声。

翻译

闽关的水从陇山之巅流下,穿过群山与闽江汇流。闽江送别旅客向东南流去,直到嵩溪才与旅客分别。旅客住在溪边,云雾缭绕,乌鸦在月光下啼叫,松树在门前。天风吹送云朵飘扬数千里,直抵长江水面。清澈的淮河浩荡地与黄河相连,绿树遍布,黄云密布。梦中常记得那关山之路,陇水潺潺,仿佛人的低语。醒来后却无法带走这梦境,海潮不会涌上嵩溪的阳光。平原上的春天傍晚,芳草萋萋,杜鹃的叫声让人感到岁月的流逝。行人归来已有十年,那潺潺的陇水声依旧。如何能用湘弦来表达这呜咽之声,弹奏出相思之情,寄予明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闽关水的壮阔与旅途的孤独,通过对比陇头与闽溪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诗中“天风吹云数千里,飘飖直度长江水”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象,而“梦中长记关山路,陇水潺湲似人语”则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结尾处的“安得湘弦写呜咽,弹作相思寄明月”更是以音乐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相思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