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日从幸太平门阅武应制

· 张羽
四海清无战,三农乐有秋。 元戎陈虎旅,天子诏貙刘。 肃杀遵时令,登临展豫游。 江山明组练,海国壮貔貅。 旄钺传天语,韬钤禀庙谋。 射蛟应小汉,搏兽已卑周。 佳气投丹毂,祥风转采斿。 武功今已备,文德愿兼修。 虚沗金銮客,元才咏大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戎:主帅。
  • 虎旅:勇猛的军队。
  • 貙刘:古代的一种狩猎活动。
  • 肃杀: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景象。
  • 豫游:愉快的游玩。
  • 组练:指精锐的军队。
  •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
  • 旄钺:古代的军旗和斧钺,象征军权。
  • 韬钤:兵法和策略。
  • 射蛟:比喻英勇的战斗。
  • 搏兽:比喻激烈的战斗。
  • 丹毂:红色的车轮,指皇帝的车驾。
  • 采斿:彩色的旗帜。
  • 金銮客:指在金銮殿上的宾客,即朝廷中的官员。
  • 大搜:古代的一种大规模的狩猎活动。

翻译

在四海之内和平无战事,农民们因秋收而感到快乐。主帅带领着勇猛的军队,天子下诏举行狩猎活动。秋天的肃杀之气遵循着时节,登高望远,享受愉快的游玩。江山之间排列着精锐的军队,海上的国家也展现出壮大的军力。军旗和斧钺传达着天子的命令,兵法和策略都是由朝廷制定的。英勇的战斗如同射蛟,激烈的战斗已经超越了古代。吉祥的气息围绕着皇帝的车驾,彩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武功已经完备,希望文德也能得到修炼。我虽在金銮殿上,却无才赋诗赞美这次大规模的狩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太平盛世的一幕,通过天子阅兵和狩猎的场景,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和军队的勇猛。诗中“四海清无战,三农乐有秋”表达了和平与丰收的喜悦,而“元戎陈虎旅,天子诏貙刘”则突显了军队的威武和天子的权威。后文通过“江山明组练,海国壮貔貅”等句,进一步以壮丽的画面展现了国家的强盛。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武功与文德兼修的期望,以及对自己才华不足的谦逊。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体现了明代诗歌的特色。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