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大渊藏吕廷振画雁

· 张羽
金风力弧矢,射猎纷健儿。 惊飞天南乡,悠悠定何之。 南人苦相求,设囮横中陂。 稻粱非所谋,网罗不可丽。 潇湘在何处,夕月虚寒枝。 安如图南鸟,一徙栖天池。 翩翩上林间,北海还缧羁。 长门度深夜,属我千金词。 归飞背江燕,春秋以为期。 独坐鼓瑶瑟,会向柱行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风:秋风。
  • 弧矢:弓箭。
  • (é):诱捕鸟兽的陷阱。
  • (bēi):山坡。
  • (lì):附着,指被网罗捕捉。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常用来泛指湖南地区。
  • 图南鸟:传说中能飞向南方的神鸟。
  • 天池:神话中的大海。
  • 缧羁(léi jī):束缚,拘禁。
  • 长门:汉代宫殿名,这里指宫廷。
  • (zhǔ):嘱咐,托付。
  • 瑶瑟: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形似琴。
  • (qī):倾斜。

翻译

秋风中,弓箭手们射猎,健壮的男儿们忙碌着。 惊飞的大雁从天南飞来,不知它们将飞向何方。 南方的人们苦苦追寻,设下陷阱在山坡中央。 稻粱并非它们所求,网罗也无法捕捉它们。 潇湘在哪里,夕阳下的月亮照在寒冷的树枝上。 不如像图南鸟一样,一飞迁徙到天池。 在林间翩翩飞翔,北海边还有束缚。 长门宫深夜,嘱咐我用千金之词。 归飞时背对江燕,春秋是我们的约定。 独自坐着弹奏瑶瑟,琴弦在指尖倾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风中大雁南飞的景象,通过对比大雁的自由与人类的束缚,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厌倦。诗中“潇湘在何处,夕月虚寒枝”一句,以景抒情,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意境。最后,“独坐鼓瑶瑟,会向柱行欹”则通过音乐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