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苏子: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徐州:地名,今江苏省徐州市。
- 忧国:忧虑国家大事。
- 丹心:忠诚的心。
- 百载:百年。
-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 赤壁:地名,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地。
- 白鹤归:传说中仙人骑白鹤升天,这里指仙人或高人离去。
- 峨眉:山名,位于今四川省峨眉山市,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海道:海上航道。
- 相违:相背离,不相符。
- 羽衣:指仙人或道士的衣裳。
- 吹笛:吹奏笛子,常与仙人或隐士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 疏柳:稀疏的柳树。
- 啼鸦:啼叫的乌鸦。
- 夕晖:夕阳的光辉。
翻译
苏轼在徐州时忧国忧民,他的忠诚之心百年后仍让人依依不舍。 青山依旧,昔日的黄楼还在,赤壁之战发生在何年,白鹤又何时归去? 西去峨眉山已无法再得,东归的海道也已不再相通。 穿着羽衣吹笛的人现在何处?稀疏的柳树下,乌鸦在夕阳中啼叫。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苏轼在徐州时期的回忆,表达了对苏轼忠诚与才情的敬仰,以及对其后世影响深远的感慨。诗中“青山昔日黄楼在”与“赤壁何年白鹤归”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又隐含了对苏轼精神永存的赞美。末句以“羽衣吹笛人何处”和“疏柳啼鸦自夕晖”作结,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怀旧追忆的意境,体现了诗人对苏轼及其时代的深切怀念。
张以宁
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