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筑室:建造房屋。
- 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此处指代高僧或隐士。
- 为园:建造园林。
- 给孤:给孤独园,佛教圣地之一,此处指代园林的清幽。
- 流泉:流动的泉水。
- 朱瑟:红色的瑟,古代一种弦乐器。
- 松露:松树下的露水。
- 明珠:珍贵的珠子,比喻珍贵之物。
- 施食:施舍食物。
- 山禽:山中的鸟类。
- 睨:斜视,此处指山禽好奇地看着施食。
- 翻经:翻阅佛经。
- 野鹿:野生的鹿。
- 趺:盘腿坐。
- 许玄度:人名,可能是指隐士或高僧。
- 醍醐:佛教用语,指最高层次的智慧或领悟,也指美味的酥油。
翻译
建造房屋以栖息高僧,园林如同给孤独园般清幽。流动的泉水声如同红色瑟弦的乐音,松树下的露水滴落如明珠。施舍食物时山中的鸟儿好奇地斜视,野鹿在翻阅佛经时盘腿坐下。为了寻找许玄度,先准备好美味的酥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隐逸山林的清幽画面,通过“筑室”、“为园”等词语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环境。诗中“流泉动朱瑟,松露落明珠”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物与音乐、珍宝相联系,增强了诗意的美感。后两句则通过动物的行为,进一步以静谧的氛围衬托出隐士的修行生活。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僧智慧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