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宜春堂屏徐给事贲所画春云叠嶂
休文堂前花满枝,风物四时春更宜。
前年三月宴客时,坐上才杰皆能诗。
众中独许姑苏客,千里江山贮胸臆。
醉来意气为倾倒,写出层层好山色。
素屏十尺粉垩鲜,千岩万嶂含春烟。
客子疑行灞桥路,人家似住武陵源。
山僧投寺乱松里,山下鸟啼人未起。
柴扉日出扃薜萝,渔网波生撒江水。
楚水湘云互蔽亏,渚宫隔岸遥霏微。
东崦晴岚西崦雨,何处长歌樵子归。
亭下流泉春浩浩,上有居人往来道。
相过总是看山来,衣冠虽别情皆好。
主人爱玩不下堂,清晨扫地坐焚香。
晴看似见孤云起,莫对疑闻细草芳。
夫君平生于我厚,记君新吟常在口。
长干一去无尺书,谩对此图嗟妙手。
一从作吏此事废,从前画癖今除否。
遥知紫陌红尘下,每为云山一回首。
人生适意在杯酒,万事浮云亦何有。
君乎何日归去来,画里青山待君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文:指沈约,南朝文学家,此处借指沈氏。
- 姑苏客:指来自苏州的客人。
- 灞桥路:古长安城外的一座桥,常用于送别。
- 武陵源:指桃花源,象征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扃薜萝:门上挂着薜荔和女萝,指隐居之所。
- 渚宫:古代楚国的宫殿。
- 东崦晴岚西崦雨:东边的山峰晴朗,西边的山峰下雨,形容景色的变化。
- 长干:古地名,在今南京市。
- 紫陌红尘:指繁华的都市街道。
翻译
沈氏的宜春堂前开满了花,四季的风光中春天最为宜人。前年三月宴请宾客时,座上的才子们都能吟诗。众人中特别称赞来自姑苏的客人,他的心中装着千里江山。醉后意气风发,画出了层层叠叠的美丽山色。素白的屏风上粉饰得鲜艳,千岩万壑中弥漫着春天的烟雾。客人仿佛行走在灞桥的路上,人家似乎住在武陵源般的隐居地。山僧走向寺庙,四周是杂乱的松树,山下鸟儿啼鸣,人们还未起床。柴门日出时挂着薜荔和女萝,渔网在波涛中撒开。楚水与湘云相互遮蔽,渚宫在远处若隐若现。东边的山峰晴朗,西边的山峰下雨,哪里有长歌的樵夫归来。亭下的泉水春天里浩浩荡荡,上面有居民往来。来往的人都是来看山的,虽然衣冠不同,但情谊都很好。主人喜爱玩赏,不愿离开堂前,清晨扫地后便坐下焚香。晴天时仿佛看到孤云升起,不要对着它怀疑,仿佛闻到细草的芳香。夫君与我情谊深厚,我常记着他的新诗。长干一去便无音信,徒然对着这幅画赞叹其妙手。自从做官以来,这些事都荒废了,以前的画癖现在是否还在。遥想在繁华的都市街道下,每每为云山回首。人生最适意的是在杯酒之间,万事都如浮云般不重要。君啊,你何时归来,画中的青山已等待你很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沈氏宜春堂的春景,以及徐给事所画的春云叠嶂图。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友人离去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