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
长安城中多大道,满路香尘风不扫。
三条广陌草斑斑,十二通衢人浩浩。
少年结客事遨游,缤纷冠盖如云浮。
朱衣公子金泥障,白马王孙锦带钩。
五公七相称豪贵,贵里豪家谁得似。
走马章台柳似丝,斗鸡下社人如市。
泾川渭水转依微,五陵北去望逶迤。
还有闭门读书者,长年不出长蒿藜。
不学城中游侠儿,百年身死何人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安:古都名,今陕西西安。
- 广陌:宽阔的道路。
- 斑斑:形容草色斑驳。
- 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 浩浩:形容人多。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如云浮:形容众多。
- 金泥障:用金泥装饰的屏风,形容豪华。
- 锦带钩:装饰华丽的带扣。
- 五公七相:指高官显贵。
- 走马章台:指在章台(长安的一处地名)骑马游玩。
- 斗鸡下社:指在社日(古代节日)斗鸡娱乐。
- 泾川渭水:指泾河和渭河,两条流经长安的河流。
- 依微:隐约可见。
-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皇帝陵墓。
- 逶迤:曲折绵延。
- 蒿藜:野草,这里指闭门不出的人。
- 游侠儿:古代指游手好闲、好斗的人。
翻译
长安城中有许多宽阔的道路,路上满是香气四溢的尘土,风也吹不走。三条宽阔的道路上草色斑驳,十二条四通八达的大街上人潮涌动。年轻人结伴游玩,官员们的帽子和车盖如云朵般密集。穿着朱衣的公子用金泥装饰的屏风,骑白马的王孙用锦带装饰的带扣。五公七相这样的高官显贵,他们的富贵谁能比拟。在章台骑马游玩,柳树如丝,社日斗鸡,人群如市。泾河和渭河隐约可见,从五陵向北望去,景色曲折绵延。还有闭门读书的人,常年不出门,长满了野草。不像城中的游侠儿,百年之后谁还会记得他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长安城的繁华景象,通过对比城中游侠儿的喧嚣与闭门读书者的清静,表达了作者对浮华生活的批判和对清静读书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满路香尘风不扫”、“朱衣公子金泥障”等,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富贵。同时,通过“还有闭门读书者,长年不出长蒿藜”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读书生活的推崇和对浮华生活的淡漠。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