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除夕四首

梅花落尽绛桃开,临老偏宜缓缓来。 漏泄春光无次第,不须箫鼓更相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壬午:指农历壬午年,具体年份需根据历史背景推算。
  •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即春节前夜。
  • 绛桃:红色的桃花。
  • 漏泄春光:比喻春天的气息或消息不经意间透露出来。
  • 箫鼓:箫和鼓,泛指乐器,这里指节日的音乐和鼓声。

翻译

梅花凋谢后,红色的桃花盛开,我已年老,偏偏喜欢慢慢到来。 春天的气息不经意间透露,不再需要箫鼓的音乐来催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壬午年除夕的所见所感。诗中,“梅花落尽绛桃开”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界花开花落的景象,也隐喻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迭。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老去的态度,他不再急于追逐时光,而是享受慢慢到来的春天,不再需要外界的喧嚣来提醒自己时间的流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曹学佺

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