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郡与同官饮

泻碧沄沄横带郭,浮苍霭霭遥连阁。 草木犹疑夏郁葱,风云已见秋萧索。 荒歌野舞同醉醒,水果山肴互酬酢。 自嫌多病少欢颜,独负嘉宾此时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沄沄(yún yún):形容水流汹涌的样子。
  • 霭霭(ǎi ǎi):云雾密集的样子。

翻译

碧绿的江水汹涌地环绕着城郭流淌,远处青苍的云雾弥漫着,与楼阁相连。 草木似乎还在怀疑夏天的葱郁尚未褪去,而风云已经显现出秋天的萧瑟景象。 在这荒野之地,我们唱歌跳舞,一同沉醉又一同醒来,用水果和山珍相互敬酒。 我自认为多病而少有欢颜,唯独在此时辜负了嘉宾们的欢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到郡后与同官饮酒时所见的景色以及内心的感受。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江水和云雾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壮阔而又有些朦胧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变化。“草木犹疑夏郁葱,风云已见秋萧索”这两句,用草木和风云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秋天的到来,也透露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荒歌野舞同醉醒,水果山肴互酬酢”则描绘了欢乐的宴饮场景,表现出人们在这荒野之地尽情享受的情景。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因多病而少欢颜,但又为辜负了嘉宾们的欢乐而感到些许遗憾。整首诗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感慨,情景交融,富有意境。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