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少承诸子粤秀山观音阁秋望

绀阁秋登海色明,浊醪无限此时情。 千帆拾翠洲前过,双角沉珠浦外声。 带郭蓬蒿犹汉苑,隔河烟火是卢城。 千年皋壤嗟摇落,因向空门悟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绀阁:指观音阁,因其建筑色彩深蓝而得名。
  • 浊醪:指未经过滤的酒,这里泛指酒。
  • 拾翠洲:地名,指广州的一个地方。
  • 双角:指广州的珠江两岸。
  • 沉珠浦:地名,指珠江口。
  • 蓬蒿:指杂草,这里比喻荒凉。
  • 汉苑:指汉代的宫苑,这里比喻古代的繁华。
  • 卢城:指广州,古称卢循城。
  • 皋壤:指水边的土地。
  • 摇落:指草木凋零。
  • 空门:指佛教,这里指寺庙。

翻译

登上观音阁远眺,秋天的海色分外明亮,喝着未过滤的酒,此时的心情无限复杂。千帆从拾翠洲前经过,珠江两岸的声音在珠江口外回响。城郭旁的蓬蒿依旧,仿佛汉代的宫苑,而隔河的烟火则是古代的卢循城。千年的水边土地叹息着草木的凋零,于是我在寺庙中领悟了此生的意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在观音阁远望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绀阁秋登海色明”一句,既展现了秋日海景的壮丽,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清明。后文通过对“蓬蒿”、“汉苑”、“卢城”等意象的运用,对比了古今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最后,“因向空门悟此生”一句,表明了诗人在自然与历史的交织中,寻求心灵慰藉和人生真谛的愿望。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