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舍人持伯使豫章暂还南海

鸣蝉疏柳潞河干,白首长安欲别难。 右掖草推中翰笔,西江花映使臣冠。 灌婴城畔边鸿起,赵尉楼前海月寒。 诸少酒垆应待客,岭梅先到故园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蝉疏柳:指蝉鸣声和稀疏的柳树。
  • 潞河:河流名,位于北京附近。
  • :岸边。
  • 右掖:古代官署名,指中书省。
  • 草推:草拟推荐。
  • 中翰笔:中书省的文书。
  • 西江:指江西一带。
  • 使臣冠:使者的官帽,代指使者。
  • 灌婴城:古代城名,位于今江西省南昌市。
  • 赵尉楼:古代楼名,位于今广东省广州市。
  • 海月寒:海上的月亮显得寒冷。
  • 诸少酒垆:指酒馆。
  • 岭梅:岭南的梅花。

翻译

蝉鸣声中,稀疏的柳树映衬着潞河的岸边,我这白发老人在长安与你分别,感到十分难舍。你在中书省草拟推荐文书,笔下生花,而西江的花朵映衬着你这位使者的官帽。在灌婴城边,边疆的鸿雁起飞,赵尉楼前,海上的月亮显得格外寒冷。酒馆里,朋友们应该正在等待你的归来,岭南的梅花应该已经先一步到达了你的故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场景,通过蝉鸣、柳树、河流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美丽的氛围。诗中,“右掖草推中翰笔,西江花映使臣冠”巧妙地将梁舍人的身份与自然景色结合,展现了其尊贵的地位和即将远行的情景。后两句通过对灌婴城和赵尉楼的描写,以及海月的寒冷,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结尾处,想象朋友们在酒馆等待,岭梅已到故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寄托了对归途的期盼。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