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四首

黄鹄恣一举,乃在太液池。 天马产渥洼,矫矫汗血姿。 睥睨阊阖里,冠尽青云垂。 何以咫尺书,行役在路岐。 皂枥有刍豆,日夕维絷之。 盛年不努力,贫贱宁可辞。 决起枋榆间,啁啾亦奚为。 落日临大江,辛苦当告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能一举千里。
  • 太液池: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池塘。
  • 天马:传说中的神马。
  • 渥洼:古代地名,传说产神马。
  • 矫矫:强健的样子。
  • 汗血姿:形容马的雄壮。
  • 睥睨:斜视,有傲慢之意。
  • 阊阖:古代神话中的天门。
  • 冠尽青云垂:形容高耸入云。
  • 咫尺书:指书信。
  • 行役:指旅途劳顿。
  • 皂枥:马槽。
  • 刍豆:喂马的草料。
  • 维絷:拴住。
  • 盛年:壮年。
  • 枋榆:枋树和榆树,比喻平凡的生活。
  • 啁啾:鸟鸣声。
  • 大江:指长江。

翻译

黄鹄恣意一飞,便在太液池上空翱翔。天马产自渥洼,矫健雄壮,汗血宝马的姿态。傲视天门,高耸入云。为何书信咫尺,却行役在路岐之间。马槽中有草料,日夕被拴住。壮年不努力,贫贱怎能辞去。在枋榆之间决起,啁啾鸣叫又有何用。落日映照大江,辛苦应当向谁诉说。

赏析

这首诗通过黄鹄和天马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高远的向往。诗中“睥睨阊阖里,冠尽青云垂”描绘了高远的景象,而“何以咫尺书,行役在路岐”则反映了现实中的困境和无奈。后文通过对马的描写,隐喻了人生的束缚和局限。最后,“落日临大江,辛苦当告谁”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和神话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