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

步出长安门,朱楼临大道。 楼上邯郸女,颜色三春草。 夙昔事组绣,自不离翁姥。 昨从媒妁言,嫁夫许偕老。 青春可常住,朱颜可常好。 但得一心人,恩情岂难保。 夫婿重朱颜,爱色如爱宝。 独有齐王宫,无盐不枯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安门:古代长安城的城门,这里泛指京城的大门。
  • 朱楼:红色的楼阁,常用来形容华丽的建筑。
  • 邯郸女:指美丽的女子,邯郸是古代著名的美女产地。
  • 三春草:春天的草,比喻女子的青春美貌。
  • 夙昔:从前,往日。
  • 组绣:指织绣工作,这里泛指女子的手工活。
  • 翁姥:指公婆。
  • 媒妁言:媒人的话,指婚姻的介绍。
  • 许偕老:许诺一起到老。
  • 朱颜:红润的面容,指年轻美丽的容颜。
  • 齐王宫:齐国的王宫,这里指宫廷。
  • 无盐:古代美女名,这里指美貌的女子。
  • 枯槁:形容憔悴、衰老。

翻译

走出长安的城门,眼前是一座座红色的楼阁,它们矗立在大道旁。楼上住着来自邯郸的女子,她的美貌如同春天的青草般生机勃勃。她从小就擅长织绣,从未离开过公婆的身边。昨天听从了媒人的话,她嫁给了丈夫,承诺要一起白头偕老。青春虽然不能永远保持,红润的容颜也不能永远美丽,但只要能找到一个真心相爱的人,恩情又怎么会难以维系呢?她的丈夫非常看重她的美貌,爱她如同爱惜珍宝。只有在齐王的宫廷里,像无盐那样的美女才能不显老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美丽女子的生活和婚姻,表达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和对青春美貌的珍视。诗中“但得一心人,恩情岂难保”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对于婚姻中情感忠诚的渴望。同时,通过对比“朱颜”与“无盐”,诗人也暗示了美貌虽重要,但真正的爱情和内心的美才是长久之计。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对于爱情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