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方伯入觐

朝正玉帛会群方,遥领诸侯入帝乡。 青琐晓趋双阙漏,紫宸春上万年觞。 烟开锦树莺为曲,日满彤墀鹭作行。 闻道虞廷咨四岳,即看端笏侍明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正:朝廷正式的朝会。
  • 玉帛:古代祭祀或会盟时用的玉器和丝织品,这里指朝廷的礼仪。
  • 群方:各方诸侯。
  • 青琐:古代宫门上的一种装饰,这里指宫门。
  •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两座高台,这里指宫殿。
  • 紫宸:紫微宫,古代皇帝的居所。
  • 万年觞:古代祝寿的酒杯,这里指祝寿的酒。
  • 彤墀:红色的台阶,指宫殿的台阶。
  • 虞廷:指古代的朝廷。
  • 四岳:古代的四方诸侯。
  • 端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笏板。
  • 明光:指皇帝的光辉。

翻译

朝廷举行正式的朝会,各方诸侯远道而来进入帝都。清晨时分,官员们穿过装饰着青琐的宫门,进入宫殿。春天里,皇帝在紫微宫中举杯祝寿。烟雾散开,锦树上的黄莺唱着歌,阳光洒满红色的台阶,白鹭成行。听说古代朝廷咨询四方诸侯,现在看来,官员们手持笏板,侍奉在皇帝的光辉之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朝廷的盛况,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雅的语言,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官员的忠诚。诗中“青琐晓趋双阙漏,紫宸春上万年觞”等句,既体现了宫廷的庄严,又透露出春天的生机。结尾的“闻道虞廷咨四岳,即看端笏侍明光”则表达了官员们对皇帝的忠诚和敬仰,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