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裕德黄元光见寄

家山何处望丹梯,念我频劳尺素题。 官愧董郎栖白社,宅犹江令寄青溪。 移文猿鹤心偏远,归梦乡关路不迷。 傥许相随灵寿杖,大科东北铁桥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丹梯:指通往仙境的阶梯,这里比喻归乡之路。
  • 尺素:指书信。
  • 董郎:指东汉时期的隐士董奉,这里比喻隐居的生活。
  • 白社:古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 江令:指南朝梁代的文学家江淹,这里比喻流寓他乡的文人。
  • 青溪:地名,指江淹流寓的地方。
  • 移文:指迁移的文书或信件。
  • 猿鹤:指隐居山林的生活。
  • 乡关:指故乡。
  • 灵寿杖:指仙人所用的拐杖。
  • 大科:指大山。
  • 铁桥:指险峻的山路。

翻译

我遥望家乡的方向,心中思念着那通往仙境的阶梯,感激你们频繁寄来的书信。我愧疚于自己像董奉一样隐居在白社,而我的住所依然像江淹一样寄居在青溪。迁移的文书让我心向远方,归乡的梦境让我不迷失方向。如果可能,我愿意跟随仙人的拐杖,前往大山的东北,走过那险峻的铁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书信的感激之情。诗中,“丹梯”、“尺素”等词语,既展现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向往,也体现了对友人关怀的珍视。通过“董郎”、“江令”的比喻,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和流寓他乡的境遇。最后,诗人以“灵寿杖”、“铁桥”等意象,寄托了对未来归乡之路的憧憬和决心。整首诗语言含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