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怀诗

哲也荔湾君,结茅蒲涧下。 荐入侍书阁,扈跸钟山驾。 雪篷罔终遁,世已微法絓。 郢斤亡垩质,成风几悲咤。 惟有南浦篇,湘兰遂雕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哲也:指作者的朋友,名字中的“哲”字,表示其智慧或品德。
  • 荔湾:地名,可能指广州的荔湾。
  • 蒲涧: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隐居的地方。
  • 扈跸(hù bì):随从帝王的车驾。
  • 钟山:山名,这里可能指南京的钟山。
  • 雪篷:可能指隐士的住所或隐士本人。
  • 法絓(fǎ guà):法律的束缚。
  • 郢斤:古代楚国郢都的工匠,这里比喻技艺高超的人。
  • 垩质:白色的土,这里比喻基础或本质。
  • 南浦篇:指诗文或文学作品。
  • 湘兰:指湖南的兰花,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翻译

我的朋友,智慧如你,在荔湾的蒲涧下结庐隐居。 你被推荐进入书阁侍奉,随帝王的车驾到钟山。 虽然隐士的生活未能长久,世间的法律束缚已微不足道。 技艺高超的人失去了他们的基础,风中传来几声悲叹。 只有那些如南浦般优美的诗篇,如同湘兰一般凋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蒲涧”、“钟山”、“雪篷”等,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同时,通过对“郢斤亡垩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技艺失传的惋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