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大科峰观日出

明河渐没见长空,海上鸡鸣日已红。 地涌千峰元气里,天连诸水大荒中。 云边乍听罗浮凤,曙后偏惊碣石鸿。 便欲乘风到银阙,扶桑东望思何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明河:银河。
  • 渐没:逐渐消失。
  • 长空:辽阔的天空。
  • 海上鸡鸣:比喻天亮,日出。
  • 地涌千峰:形容山峰众多,如同从地面涌出。
  • 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 大荒:边远荒凉的地方。
  • 罗浮凤:罗浮山上的凤凰,这里指传说中的神鸟。
  • 碣石鸿:碣石山上的大雁,这里指传说中的大鸟。
  • 银阙:指月宫,这里比喻高远的地方。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树木,传说中太阳升起的地方。

翻译

银河逐渐消失,辽阔的天空显现出来,海上的鸡鸣声中,太阳已经红彤彤地升起。 山峰如同从地面涌出,众多而壮观,天空与远方的水域相连,仿佛在大荒之中。 云边忽然听到了罗浮山上的凤凰鸣叫,曙光之后,特别惊叹碣石山上的大雁。 便想要乘着风到达那高远的地方,向东望着扶桑树,思绪无穷无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西樵大科峰观日出的壮丽景象,通过银河、长空、海上日出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诗中“地涌千峰”和“天连诸水”形象地描绘了山峰和水域的辽阔,而“罗浮凤”和“碣石鸿”则增添了神话色彩。结尾的“扶桑东望思何穷”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无尽的思绪,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邃。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