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官舍杂咏十二首

山雨村舂绝,空囊索米人。 检书交态尽,隐几倦游真。 林密多羁羽,池荒有涸鳞。 青云谁解事,偏得二毛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雨:山中的雨。
  • 村舂:村中的舂米声。舂(chōng),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 :停止,消失。
  • 空囊:空无一物的袋子,比喻贫穷。
  • 索米:寻找食物。
  • 检书:翻阅书籍。
  • 交态:交往的态度,这里指人际关系的冷漠。
  • 隐几:靠着几案,形容疲惫或沉思的样子。
  • 倦游:厌倦了游历或流浪。
  • 羁羽:羁绊的鸟,比喻受困的人。
  • 涸鳞:干涸的鱼,比喻处境艰难的人。
  • 青云:比喻高官显爵。
  • 二毛:指头发斑白,比喻年老。

翻译

山中的雨让村里的舂米声消失了,我这个贫穷的人只能四处寻找食物。翻阅书籍,发现人际关系已经冷漠至极,我靠着几案,感到对游历的厌倦。林中密集的树木让鸟儿难以自由飞翔,池塘的荒废使得鱼儿无处可逃。那些高官显爵的人,他们真的理解这些事吗?他们只是头发斑白,显得更加老态龙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官舍中的孤独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诗中“山雨村舂绝”与“空囊索米人”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贫困和无助。后文通过对“羁羽”和“涸鳞”的比喻,进一步抒发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结尾的“青云谁解事,偏得二毛新”则是对那些高高在上却未必理解民间疾苦的官员的讽刺。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