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晚望寄陈季谦陶惟谦时海上多警,闻古冈贼已就擒

雁尽不传江上信,词人幽抱若为裁。 渔灯晚杂烽烟起,野柝时闻戍鼓催。 台在早占南武拜,波平终见越裳来。 圭峰万树东风里,谁遣江南庾信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抱:内心深处的情感。
  • 野柝(tuò):古代用于传递军情的木梆。
  • 戍鼓:守卫边疆时使用的鼓声,用以传递信号。
  • 南武: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南方边疆。
  • 越裳:古代国名,位于今越南北部,此处可能泛指边疆地区。
  • 圭峰:山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峰。
  • 庾信: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其作品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翻译

雁群已飞尽,江上的消息不再传递,词人的内心情感如何抒发? 渔船上的灯光在夜晚与烽烟交织,野外的木梆不时传来戍鼓的催促声。 南武的台地早已被占领,波涛平静后终会见到越裳的来客。 圭峰上万树在东风中摇曳,谁能让江南的庾信不再哀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边疆的紧张氛围和词人的忧国情怀。诗中通过“渔灯晚杂烽烟起,野柝时闻戍鼓催”生动地勾勒出战时的紧张气氛,而“台在早占南武拜,波平终见越裳来”则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结尾的“圭峰万树东风里,谁遣江南庾信哀”则借庾信之名,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和无尽的哀愁。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