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岭南海寇警急寄陈德基袁茂文

军中何事角声悲,赵尉台高落日迟。 乱后江山犹涕泪,梦中楼橹半旌旗。 渔樵实恐诛求尽,征戍深防道路危。 慷慨知君能谕贼,莫令边将请王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地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一带。
  • 海寇:指在海上活动的盗贼或敌对势力。
  • 赵尉台:可能指某个地方的防御工事或军事指挥台。
  • 落日迟:形容日落时分,天色迟迟不暗,暗示战事未平。
  • 乱后:指战乱之后。
  • 楼橹:古代的瞭望塔或防御工事。
  • 旌旗:旗帜,常用来代表军队或势力。
  • 渔樵:指渔民和樵夫,泛指普通百姓。
  • 诛求:指苛捐杂税或过度征敛。
  • 征戍:指出征或驻守边疆。
  • 道路危:指行军或运输的道路危险。
  • 谕贼:指劝降或说服盗贼。
  • 边将:指边疆的将领。
  • 请王师:请求朝廷派兵支援。

翻译

军营中为何响起悲伤的号角声,赵尉台上的落日迟迟不肯西沉。战乱后的江山依旧让人泪眼朦胧,梦中的瞭望塔和半数的旌旗飘扬。渔民和樵夫实在害怕被苛捐杂税榨干,出征和驻守的道路充满危险。我深知你们能慷慨地劝降盗贼,不要让边疆的将领请求朝廷派兵支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岭南地区的紧张局势和人民的苦难。通过“军中何事角声悲”和“赵尉台高落日迟”等句,诗人传达了战事的紧迫和人民的忧虑。诗中“乱后江山犹涕泪”一句,深刻表达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最后两句“慷慨知君能谕贼,莫令边将请王师”,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以智慧和勇气解决危机,避免更多无谓的牺牲和国家的负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